自行挂牌、自封官职,宁夏的这个“独立王国”为何存在17年?(2)
时间:2020-07-27 23: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自此,马兴国的移民事业得以“合法化”,并得到西吉县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005年,西吉县政府向自治区政府递交请示报告,建议“加大对开发区管理和开发的力度,力争再搬迁移民500户2500人”。 西吉县政府的背书,让西马银扩张的步伐加速,也让部分移民产生误解。一位受访移民至今认为,马兴国是“政府派下来专门搞移民的”,马兴国卖地属于政府行为。他于2005年花费4000元购买了270平方米的宅基地、花费9900元承包了6.6亩的土地。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个马兴国自制的“户口土地承包管理证”,证件包含“庄院管理证”和“承包土地管理证”两项,并加盖了西吉马银开发区合同专用章和马兴国私章。 “流转土地的人都是和马兴国谈生意及价格。马兴国将宅基地转出去之后,开始开个收据,后来他让做了一批管理证,把收据换回来。”马兴国的连襟王庭强在供词中提道。 西马银发展到后期,西吉县政府与宁夏农垦局的立场出现分歧。《中国新闻周刊》获取的资料证实,从2008年起,贺兰山农牧场多次向国土资源厅执法总队、银川市国土资源执法支队报告马兴国在其承包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上私自建房、非法移民、非法买卖土地等问题。 2010年12月,宁夏自治区成立由农垦局、发改委、国土厅、银川市、西夏区(属银川市)、西吉县参加的协调组,经协商研究,得出如下意见:“一是西吉县派专人加强对移民区的管理,务必保持现有移民规模,不得无限制扩大,西夏区则在移民子女上学、就医、计划生育方面予以配合;二是农垦局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杜绝职工私自承包土地、移民私自建房的现象;三是进一步将西马银纳入银川自发移民试点范围,为解决全区自发移民问题探索经验。” 西马银的移民进程并未就此终止。2010年西吉县委表彰马兴国,将其评为先进党员;西吉县直属机关工委批复同意成立西马银临时党支部,任命马兴国为临时党支部书记。2012年,西吉县政府向自治区移民局提交的一份报告称:“西马银移民开发区……减轻了国家的扶贫负担,为我县乃至全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全区自发移民的典范。”这一年,西吉县直属机关工委撤销了西马银临时党支部并另外成立西马银党支部,由马兴国出任党支部书记。 马兴国前述将承包土地转让给移民建房的行为,而今被判构成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马兴国涉黑案二审判决书提到:“截止2016年,西马银住户约1000多户5000余人,耕地面积5000余亩,建房面积600余亩,马兴国等人非法转让、倒卖土地3000余亩。经鉴定,被告人马兴国等人收取地皮费、宅基地税及临时管理费、推地填坑平整费、耕地开发转让费、土地开发转让费、土地承包费、私人土地承包转让费等共计1200万余元。”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已有多名西吉县和农垦系统的官员因为此事被问责。 “马兴国早年对外宣称移民有1万多人,但我们接管摸排的数据是1540户5538人。另外,他承包土地约4600亩,承包之后无限扩大,我们签收时达到了1.96万亩。”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卫东说。 “致富带头人” 提起马兴国,一位受访移民仍然念他的好:“如果没有他,这块荒滩也可能被开发,但不一定成为移民点。” 在聂延秋撰写的一篇论文《建构存在:西马银自发移民社区实证研究》中提道:“过去20多年,西马银建成了学校、医院、公交车站、贸易市场、行政办公大楼、党员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商贸综合大楼、爱心协会办公基地大楼等公共建筑设施,实现了电力、通讯的全面覆盖,修了水泥车道,成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移民社区。” 此外,另有报道称,有超过100家建材、食品、加工、制造、特色养殖等企业落户西马银,可容纳上千人就业,实现了移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在谋取公共福利的同时,马兴国也建立起稳固的获利渠道。根据马卫东的介绍及判决书相关判定,马兴国在西马银有三大收入来源:一是卖地,且卖地后向移民收取多种杂费;二是投资建厂,西马银有22座砖厂,以及砂石厂、钢筋厂、预制板厂、白灰厂等,其中多数为马兴国家族所有;三是承揽移民建房、公共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