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研发大比拼!拜耳、辉瑞重金押注 药明康德悄然布局 谁能先解决3大难题?(2)
时间:2021-08-10 19: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2018年8月30日,Cyclica宣布加入拜耳的Grants4Apps计划,将与拜耳合作以加快其差异化药物设计(DDD)技术的部署。2020年1月,拜耳与Exscientia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合作,旨在识别和优化针对心血管和肿瘤的新先导化合物结构。同月,拜耳与Schrödinger宣布了一项为期五年的技术合作,以挖掘、筛选和评估可合成的虚拟化合物。 辉瑞在AI技术领域的合作伙伴有Atomwise、Concerto、CytoReason、IBM、Insilicon Medicine、晶泰科技等公司。 2018年9月,辉瑞与Atomwise签订评估协议,Atomwise将为辉瑞寻找3种靶蛋白的潜在候选药物。2020年1月,辉瑞与Insilicon合作,将利用Insilicon的机器学习技术和专有的Pandomics发现平台,为开发潜在治疗靶点寻找真实世界数据。 阿斯利康也正在借助数据和AI技术更好地识别药物靶点、招募患者,更好地设计临床试验,以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阿斯利康在AI技术领域的合作伙伴有 Schrödinger、BenevolentAI、Berg、DeepMatter、Gatehouse Bio等公司。 2019年9月,阿斯利康与Schrödinger开展合作,希望用Schrödinger的计算平台来改进化合物的设计,挖掘潜在治疗药物。同年12月,阿斯利康与Gatehouse Bio合作,利用其AI平台探索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新靶点。 武田作为进入全球制药企业前十的日本公司,显示出其对于该领域的投入已超于日本其他药企。其在AI技术领域的合作伙伴主要有Numerate和Recursion公司。 2017年6月,武田与Numerate达成一项多年期协议,将依靠Numerate的AI驱动的平台,针对其核心治疗领域进行活性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设计和优化、化合物ADME-T性质建模。 葛兰素史克是AI制药领域最活跃的跨国药企之一,也是最早创建内部AI部门的公司之一。在AI技术领域的合作伙伴则更为广泛,包括Cloud Pharmaceuticals、Excscientia、谷歌、Insilico Medicine等公司。 药物设计和开发公司Cloud Pharmaceuticals专有的AI驱动流程可针对药物靶点提供完全新颖的分子。2018年5月,葛兰素史克与Cloud Pharmaceuticals达成合作,将用AI技术平台来设计新型小分子药物。同年6月,葛兰素史克研究人员与谷歌研究人员合作,用AI技术研发新药。 03 交易:多资金投入 近两年,大药企对AI技术的兴趣从“值得尝试”转变为“具有战略重要性”,这种需求带动了AI市场的增长,也让投资者看到了更多机会。与2019年相比,2020年AI生物技术初创企业获得的投资总额增加了约23%,近19亿美元,并且超过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总和。 从投资企业数量来看,谷歌风投公司以投资13家AI制药公司的成绩位居榜首,融易资讯网()消息 ,其投资的公司包括Alector、BlackThorn Therapeutics和ZappRx等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以投资7家AI制药公司的成绩进入前十,位列第六。其投资的公司包括Engine Biosciences、Insilico Medicine、Insitro和Schrödinger等Al药物研发领域领先公司。 从企业融资金额可以看出,该行业正在加速整合。部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已经取得了领先地位,在资源和技术方面都有所增长,而部分公司则落于人后,不得不专注于药物研发的细分服务领域,也有公司已经倒闭。 2020年9月,以数字化和智能化驱动的AI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完成3.19亿美元C轮融资,创下当时全球AI药物研发领域最高融资额纪录。软银愿景基金、红杉中国基金、中金资本、腾讯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均在其投资者名单中。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温书豪是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他在中国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有11年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经验。晶泰科技创立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校园,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波士顿设有分部。该公司拥有包括晶型预测,单晶结构解析,盐、共晶虚拟筛选等多项计算类小分子药物固态研发技术,以及固态研发实验平台,目前已与辉瑞、华东医药、新格元等国内外70多家医药公司达成合作,提供药物研发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