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地方新闻 >

慢享非遗新生活美学 诗意成都等你来耍(2)

  连续在成都举办了七届的非遗节,不断拓展着关于非遗文化新的想像。四川持续探索“非遗+”模式,融合文创、旅游、戏剧、美食、乡村振兴等元素,不仅让各地游客领略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更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精神力量。

  竹编手包、竹手链、竹耳环、竹笔洗、竹雕花瓶……在崇州道明竹艺村的文创市集上,游客对各式各样的创意竹编产品爱不释手。新建的竹编博物馆里展示着许多道明经典的竹编作品和央美团队设计的创意作品。非遗节期间举办的竹编比赛中,国外友人也来到这里和本地艺人一较高下。

崇州道明村竹编博物馆。新华网 王志艳摄

非遗节期间外国友人展示竹编技艺。新华网 王志艳摄

道明村手工艺人制作竹编产品。新华网 王志艳摄

  “我们的竹编产品主要是定制,主要面向装置艺术、创意家居、户外园艺设计这几个领域,雇佣本地的手艺人,支付工资报酬。”道明村丁知竹工作室的非遗传承人丁春梅告诉记者,这种方式既解决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化路径,也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有了新的活力。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如诗中所言,呈现在记者眼前的竹艺村是一幅当代人理想栖居的田园样貌。这里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艺术家驻留,依托于道明竹艺村的传统特色,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借助艺术形态,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联,推动传统手工艺向现代化转型,道明竹艺村走出了一条乡村发展的新模式。

+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