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平遥国际电影展第三年:格局已成 未来可期(2)

  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成立之初,便确立它的主旨:“以展映非西方(中国、亚洲、东欧、拉丁美洲、非洲)影片为主,增强中国电影与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电影从业者的联系和合作,形成非西方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对话。”

  经过三年的沉淀,这一初衷得到了有力的实践。在今年的常规展映单元,我们看到了来自俄罗斯的《公牛》、新加坡的《热带鱼》、巴西的《高烧》、阿根廷的《跟踪》、印度的《咿嘞呜!》、危地马拉的《我们的母亲》等电影,这些电影的主创也大都来到平遥,跟媒体和观众进行交流。其中来自巴西的导演玛雅·达-林和来自阿根廷的导演佛朗西斯科·德尤菲米亚均表示他们来到平遥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但来到这里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电影让处在地球两端的人获得交流的机会。

“印度新电影”论坛

  在今年的影展上,还特别设立了“印度新电影回顾展”,为观众精选了12部印度影片。与此同时,影展邀请了来自印度的多位资深电影人和业界学者,畅谈印度新浪潮影片的学术价值与发展前景。

  “平遥电影展将目光投向好莱坞之外,投向东欧与拉美、亚洲和非洲,投向那些容易被中国观众忽略的地方。”贾樟柯在早前的采访里曾经说道,“在中国,欧美之外的电影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评论和认识,这些区域,长期活跃着对电影语言拓展性的工作,以及对人类生活多角度的描述,只是各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的强弱影响了这些优秀创作的传播。影展希望人们关注到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影片,让这些文化成果能够被更多人分享。”

  平遥电影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观众的眼光暂时离开欧美电影,看到更多电影表达的维度。但交流恐怕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建立评价标准,进行深入对话”才是考验电影展经营者能力的地方。

  不过既然在第三个年头,平遥国际电影展已经赢得了事先人们没有想到的规模和关注度,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个扎根在中国小县城的电影展,将会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让更多的电影人和观众受益。

+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