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电影修复意义大,成本收益难成正比(2)

  对多数修复师来说,电影修复是一门和时间赛跑的“抢救性工作”,200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启动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项目,在中国内地率先开始了发现、收集、拯救、保存中国胶片电影的工作。这一年,王峥经过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面试、考试,成了一位电影修复师,对修复他一直都有很大的成就感和紧迫感,很多档案资料必须抢救,再不修复就毁了。王峥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在电影资料馆修复团队大概有30人左右,每年都要修复约150部老胶片电影。

  过去储存电影的介质主要是胶片,而早期胶片都采用硝酸片基,这是一种比纸更易燃的物质,(虽然在1960年之后基本被醋酸片基、涤纶片基取代),但不管是哪种片基,都很难在常温下保存很久。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孙向辉曾在上海电影节上说:“我国国产影片保存下来的不到两万部,其中至少半数影片需要修复。”褪色、撕裂、脏点、霉变、划痕、酸变、收缩、扭曲,一旦这样,珍贵的影像就容易离人远去。一般来说,电影修复分为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三大步骤。年代久远的电影老胶片,往往会有灰尘、污垢等表面问题。物理修复,即对老胶片进行接补、清洁等工作,以便后续的数字化扫描。

  4K和2K修复成本差异巨大

  从具体工种角度来说,一般初级修复师(工作三年以内)都是做最基础的修复工作,中级修复师则会专门针对丢帧、抖动、闪烁等复杂问题进行集中修复,而高级修复师,则是修复工作的总控师,进行全局的把控,以及处理一些特别难的修复镜头,比如需要用特效去修补的镜头。例如一部影片大概有12万到15万帧,往往需要十来个人共同修复完成。如果一个人负责十分钟,也相当于一万多帧,这也是极大的工作量。有时甚至会遇到反复返工检查修复的情况,一天也修不了多少帧,这就要求修复师们必须得有极大的耐心,同时也必须十分专注,才能不放过任何一帧的遗漏。

  从事8年修复工作的修复师甄珍说,4K修复和普通2K修复在基本步骤上没有区别,而其之所以还没有完全普及,是因为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价格方面,普通的2K修复(分辨率2048×1556)完全依靠人工修复大概在两个星期左右能完成一部,花费大概在30万元左右;而4K修复(分辨率4096×3112),工作量是普通的4部,因而起码在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才能完成一部影片的修复。电影修复之后看上去流畅、清晰,但这个“旧貌换新颜”的手术背后却是一大堆金钱投入,电影修复从来就是一门大产业。对任何公司来说修复老片都是不小的开支,周苏岳表示,《开国大典》从修复、投资到上映大概花了千万级别,不过这样一部带着历史重量的电影,是非常值得的,上映后也会产生新的票房收入。

  电影修复流程

  物理修复:清洁、接补

  数字修复:检查、扫描、输出、画面修复、声音修复

  艺术修复:调色、请主创演员指导

  合成:声画合成、制作DCP

  鉴定保存:请专家鉴定、用硬盘等磁盘保存

  ■ 解析

  电影修复前景如何?

  从目前中国影市的情况上来说,修复版电影的上映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事情,前段时间有消息指出经典影片《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也将在内地上映,一时间也引起很多影迷的讨论,“去电影院还给经典一张电影票”成为一时热评。在不少电影节上,很多4K修复版的影片成为火爆的抢票对象,一票难求的火热观影现象让这些经典影片似乎越来越找到了自己的市场价值。如今,修复电影重映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投资方将目光聚焦于此,想挖掘可能的商业潜力。

  容易引发怀旧情结,但难出爆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