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际新闻

非法集资借壳“云养” 记者调查透视真相

2025-07-26 17:01皮盼资讯网编辑:admin人气:



姚雯/漫画


要点提示

●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各类行为属非法集资。

●“云养经济”领域犯罪的显著特征,包括不法分子以“农业+科技”为噱头,炒作田园生活、智慧农业等热点,对外虚假宣传“云养”项目低风险、高收益;网络属性强等。

●对于依托App等线上平台运营推广的、网络属性较强的“云养”项目,集资参与人数量更多,涉及地域范围更广,且没有统一的“画像”,什么年龄、职业、圈层的人,都有可能接触到非法“云养”项目,陷入骗局。

●农业是需深耕厚植、遵循自然规律的实体经济,与鼓吹“短期暴利”的投机逻辑天然相悖,广大公众应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打着“云养殖”“代养殖”“云种植”“云种菜”等旗号,将正常销售行为异化为追求高额回报的非法集资等行为,进而滋生了“云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这类犯罪有哪些特点?涉及何种罪名?该如何防范并强化治理?近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眼见不一定为实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显示,近年来,我国“云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高发,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发展农业产业的幌子开展欺诈活动,严重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极大地损害了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各类行为属非法集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副所长王洁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的公司打着“云养经济”旗号,向社会公众推出各种还本付息式的投资理财产品,这种活动属于非法集资,从事此类活动的不法分子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等。


这类活动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真金白银”地进行投资呢?

记者梳理发现,“云养经济”领域犯罪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不法分子以“农业+科技”为噱头,炒作田园生活、智慧农业等热点,对外虚假宣传“云养”项目低风险、高收益。“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团伙常以‘代种植’‘代养殖’‘托管分红’等名义,向客户承诺年化收益率10%至30%甚至更高。这种远超银行理财或普通农业投资的项目,利用了投资者对农业种植、养殖收益的不了解,以及对‘快速致富’的渴望,混淆合法经营与非法集资的界限,掩盖‘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的常识,让投资者忽视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基本逻辑。”办理过类案的湖北省随县检察院检察官彭俊轩认为,这种“高收益陷阱”对公众来说,具有比较强的迷惑性。

事实上,大部分非法的“云养经济”项目,都没有足以支撑其许诺的高额返利的种植、养殖规模,不法分子通常以“借新还旧”,也就是用新投资者的投资款支付之前投资者的收益。

“这类似于‘击鼓传花’,不法分子不断通过召开宣讲会、发传单、组织旅游等多种方式,对‘云养’项目进行虚假、夸大宣传,并以高额回报率、提成费用为诱饵,吸引新的投资人加入。”浙江省余姚市检察院检察官朱泽民向记者表示,根据他以往办理“云养经济”领域案件的经验,不少投资者明知农业、畜牧业投资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收益率,也明知这就是一场“击鼓传花”游戏,但总觉得项目不会在自己手中“爆雷”,而且有畜禽等实物作为“保障”,在侥幸心理驱使下,最终赔掉本金、蒙受损失。

网络属性强是“云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另一显著特征。不法分子依托互联网、App开展运营,通过线上支付工具收付资金,犯罪行为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

“在App投资5000元就可以认养一头牛,高额返利,保本付息。”这是一款名为“全民养牛”App的宣传话术。上海警方近日成功侦破了这起以互联网“云养牛”为幌子的案件,涉案金额超过5亿元。

“‘全民养牛’App社交账号发布了大量养殖场的视频和直播,宣称公司在国外拥有优质养殖场,投资者可以通过App观看网络直播,观察自己养的牛在干什么。”参与办理此案的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江奥立告诉记者。事实上,所谓的“云养牛”项目是犯罪团伙精心编造的谎言,他们宣称的牧场根本不存在,旗下没有一头牛,投资者通过直播、视频看到的牛群实际来自其他养殖场及网络素材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营造逼真的‘云养牛’效果,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快速、大量非法集资”。

(来源:网络整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皇岗海关发布对广州广匿贸易有限公司行政处罚决定书

皇岗海关发布对广州广匿贸易有限公司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