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际新闻
院士领衔、“AI十条”发布,上海交大目标两年建成AI示范高地
道道网讯 4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创办一周年之际,首届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主题周正式开启,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鄂维南,从量子计算与ai for science等前沿领域切入,深度解析ai技术如何重塑科研范式与教育生态。
ai周上,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ai十条”,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此外,还开张了ai创新集市,智能无人环卫车、ai心理咨询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众多创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学生近距离感受ai魅力。
两位院士深度解析ai技术如何重塑教育生态
“ai正在成为交叉学科合作共赢的催化剂,也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图灵奖得主、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在人工智能主题周首届“ai交汇点”学术论坛上介绍了ai在量子计算机和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姚期智院士作“ai+激起交叉科研的新浪潮”报告 (芮德贵 摄)
“人工智能学院的基本任务包括建立完整的人工智能创新系统,探索ai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是交大人工智能学院的首席顾问,负责学院整体规划。
鄂维南院士解析ai重塑科研范式与教育生态 (芮德贵 摄)
在鄂维南看来,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仍然是“师傅带徒弟”,科研仍然是“作坊模式”,根本原因在于科研工具的能力有限。“但ai为教育提供了新工具、新模式。”
基于“ai技术普惠化、学科交叉融合化”理念,上海交大推出“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试点强基计划“智能科学”方向,构建“数学+ ai”本博贯通通道。
上海交通大学ai主题周启动仪式现场(芮德贵 摄)
此外,从今年起,上海交大面向全校开放ai辅修专业,覆盖理工农医、人文社科全学科,开设6门通识课程并将人工智能基础纳入非电类本科生必修,推动ai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全域赋能。
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周永丰介绍,学校力争实现“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两年成示范”的目标,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注入了强劲动力,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上海交大发布“ai十条” 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扩能升级
为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及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海交通大学于本次ai周正式推出“ai十条”,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上海交大发布“ai十条” (芮德贵 摄)
“ai十条”聚焦人工智能学科跃升、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智慧文科建设、ai+应用场景创新等十大领域,推动ai技术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学突破等方向的深度应用。此外,上海交大还将通过完善算力支持、优化教师考核体系、打造校园ai文化氛围等配套措施。
“ai十条”具体包括——
实施人工智能学科跃升计划。全力建设ai学科,夯实交大人工智能学科的全球引领地位。
实施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聚焦“传统方法尚无法突破的高价值科学问题”,培育一批具有学术或产业影响力的成果。
推进校内科研布局中设立ai专项行动计划。在学校star计划、医工交叉、深蓝计划等项目中设立ai专项,探索ai驱动医学、海洋等研究新范式。
实施智慧文科建设提升计划。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推动开放科学数据工作,设立智慧文科重点项目,促进文科科研范式创新。
实施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支持跨学科团队,推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和战略价值的成果。
上一篇:绿色“碳”路先锋!完美公司入选每经绿色低碳年度优秀案例
下一篇:没有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