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云养经济”系列报道之一:起底“元宇宙农场”骗局
【直报网北京7月15日讯】(央广网)编者按: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果树、畜禽、茶场等,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
为提醒公众时刻警惕套着“云养经济”外壳的非法集资和传销犯罪行为,央广网联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推出“云养经济”系列报道。在这组报道中,央广网记者前往安徽、四川等地采访数起案件,深入揭批此类案件的犯罪手法、刻画犯罪链路,以资镜鉴。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刘保奇 张胜坡)7月,安徽宣城,正值盛夏。然而,“躲”在镜头后的吕萌内心如坠冰窟,他正襟危坐,说话声音低沉,但逻辑清晰。不过,“精明”的他却掉进了一个陷阱。
2021年,元宇宙概念开始盛行,吕萌从中看到“商机”。2023年初,朋友向吕萌推荐一款名叫“元宇宙农场”的游戏,能在网上种果树挣钱,一年最低可以达到200%的利润。如果开垦更高级的土地,年利润能达到300%至400%;如果他能拉人头,还可以挣更多钱。当时他就心动了。
刚开始,吕萌抱着试试的心态投资了8000元,在“元宇宙农场”开垦和种果树。大概20天后,他觉得这比上班挣钱多,又开始追投。
“好运”没能一直眷顾吕萌。当年6月,他突然发现网站在升级转型,便想尽快提现,但“元宇宙农场”已经禁止提现。他共赔了10多万元。
央广网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开发一个App上线运营的成本只要几千元,且开发周期很短,内容是虚拟的种植果树游戏。为了吸引老百姓参与,还在某农作物庄园内租用办公地点。他们利用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传投资15天回本、30天翻倍,可以说名目上和利益上都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如果我早点投资,肯定能挣到钱。如果平台再坚持几个月,我能把钱提出来,那就‘上岸’了,没想到崩盘这么快。”至今,吕萌仍执迷不悟,觉得惋惜。
项目规划:“1.0版本吸粉,2.0版本回本”
与吕萌相同,李坤同样被这个平台的“高回报”吸引。不同的是,他还是该公司股东之一,主要负责该项目对接讲师及来人考察接待等后勤工作。在此之前,他不止一次掉入过“投资”陷阱。
大专毕业后,李坤曾先后在房地产公司、化工厂工作,后又跟别人干工程。2018年,他参与过“MBI”平台投资,投资了100多万元,后来平台跑路,钱全打了水漂。2019年,他参与某平台的投资,又因为平台跑路亏损了20万元左右。后经人介绍,他接触到一款名叫“元宇宙农场”的游戏。
“元宇宙农场”项目负责人叫邵峰。2018年前后,他注册了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准备网络带货,但没有成功。
邵峰向警方交代,2022年9月,他注册了安徽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网上购买类似QQ农场的二手游戏平台,而后开发一款“元宇宙农场”App。
起初,邵峰找技术员修改平台内容。几个技术员听到让玩家在“元宇宙农场”花钱种树,明白这是违法行为,所以只愿意帮他买,但不愿意帮他修改平台内容。他直到花高价才有人同意。
按照邵峰的设想,这个平台盈利点分为几个阶段。在1.0版本时,主要是为了吸粉,就让参与者赚钱,这样才能发展更多人。在2.0版本时,因为投资人的积分在1.0版本阶段绑定在账户里,他们必须在2.0版本商城里兑换产品,这样公司就能赚钱。“我们口号是1.0版本吸粉,2.0版本回本。”邵峰说。
在当月的一次聚会上,邵峰跟李坤提到“元宇宙农场”的事情。“他对我说‘元宇宙农场’是一款游戏App,在上面可以种植猕猴桃,产出的果子可以在平台上流通买卖变现。如果果子卖不出去,也可以兑换猕猴桃。”李坤回忆,第一次,他在“元宇宙农场”投资一棵树,花了五六百元,果子在平台上卖出去后,不仅本钱回来了,还挣到一点钱。于是,他逐步买种子补种,继续在“元宇宙农场”中种植果树。
“元宇宙农场”平台上的游戏页面(图片来自警方 央广网发)
据李坤介绍,“元宇宙农场”是一个在线种植的交易平台。首先,参与者只能通过分享链接下载App,再通过手机号码注册会员。注册成功后,第一步是购买种子,种子需要果子来兑换,而果子是在虚拟市场上自由交易。App有相关操作界面,点进去后,发布求购果子的信息,并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随后卖家会自行联系。
下一篇:没有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